文 | 最话FunTalk 魏霞
编辑|王芳洁
小红书官宣红猫计划(向淘宝开放链接,实现“种草直达”)十五天后,我身边的朋友都还没有刷到过能够直接跳转淘宝的链接。尽管样本量算不上充分,但至少说明,这种开链广告的密度还非常低。
这个看似令人费解的现象,似乎藏着一种很复杂的情绪——它想,但是它又不敢。
小红书想什么?当然是广告费,尽管已经开展电商业务一段时间,但一位内部人士也向我们坦陈,目前在平台上实现内循环的KA客户还比较少,成交主要来自于那些小众和新鲜的品牌。
手握重金的KA客户当然是一个非常诱人的收入富矿,哪怕不能吸引它们将小红书作为重要的经营阵地,多拿点它们的广告费也好啊。本地不能变现,那就转售于他人,收取分成,这应该就是小红书开放种草直达的逻辑。
要说种草直达和种草有什么区别,大概前者的重点是达,后者的重点是种,所以种草给人的感觉是撩拨,而种草直达,那就是很直接的导购了。
实际上,导购在互联网世界的过去和现在都并不陌生,充斥在微博评论区、小游戏的开机页面、以及短剧里的中插广告,都直接可以挑战到淘宝等购物平台页面。其实过去也一样,有一家逐渐被淡忘的公司叫蘑菇街,以前就是给淘宝干导购的,甚至干成了美股上市公司。
只是随着与淘宝的合作结束,蘑菇街直接从云端跌入谷底,目前已经奄奄一息,因为虽然快钱好赚,但没有哪个企业经得住剧烈波动的营收曲线。
显然,小红书复制了蘑菇街的模式,这可能是情势使然。当下电商大战意外的硝烟再起,无论在货盘、消费习惯和运力端,小红书原本也才刚刚上桌吃饭,现在就更是叼陪末座了。
不过,小红书也有它的价值,如果你观察过线下的导购员就会发现,一个好的导购,肯定品相良好,举止得体,推销起来润物细无声,但如果你不买,他会想着办法给你推,这说的不就是小红书吗?
但小红书肯定不想复制蘑菇街的命运。根据《最话》的了解,在这场合作当中,小红书相当谨慎,不仅只开放了极少数的品类,也将种草直达业务限制在商业化流量池里,甚至在合作模式上,它们也不愿意和阿里妈妈直接往来,而要求直接和广告主签约。
这或许能解释了开头那个奇怪的现象。是的,没人能避开时代的洪流,但也没人愿意就此被它裹挟。
01
目前来看,小红书开放外链的核心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挖掘KA客户的商业价值。
“种草直达”的上线也让小红书有更多的机会触达到KA客户,相关负责人也表示,这次合作相当于给小红书的广告产品增加了一个新功能,可以直接跳转到天猫淘宝,“参与外链跳转的商家,还是以天猫等平台的KA客户为主。”
一位小红书内部人士向我们坦言,目前小红书的商业化广告带来的收入中,KA客户的贡献很大,虽然小红书更希望将更多的KA客户留在内循环体系内,但从过去的经验来看,想让已经在天猫经营多年的KA客户更换阵地,来小红书开店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甚至无需该人士确认,来自用户的感知也很明显,目前更有热情去深耕小红书电商的,还是以新兴品牌为主。对于已经在天猫和京东上深耕多年的KA客户来说,拉新固然重要,但成交的基本盘来自复购,忠实的用户会通过点击搜索、历史成交,来主动与店铺再次链接。
因此,在新兴内容平台上,品牌要做的更多是曝光,只要唤醒用户的记忆就行。传统电商平台打造的用户心智,是小红书在短时间内难以撼动的。
时至今日,很多用户在小红书被种草后,依然习惯于打开天猫、京东等平台进行搜索下单,也就是说,即使没有官方的合作动作,品牌商家们的种草的内容,还是会引流到站外的其他电商平台店铺。
那么,对于小红书来说“堵不如疏”,既然没有办法通过断链把KA客户留在内循环的电商体系内,不如就把这部分原本就会流到站外的流量,变成真实的营收。
02
闪购大战的爆发,让小红书做大电商的可能性变得更低。
即时零售虽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,但过去即时零售品类有限,而现在即时零售已经打到3C、服装等品类,逐渐重塑用户的电商心智,像点外卖一样,买一件衣服、一双鞋子已经从偶发性需求变成日常购物选择。
同时,电商行业的内卷也开始从“低价”转向“效率”,过去电商平台做到次日达乃至当日达就已经堪当行业标杆,但现在各大平台的配送效率甚至开始以分钟计,用户基于即时履约场景的消费认知正在沉淀。
《聚焦中国95后消费群体》报告显示,超过50%的95后消费者希望当天甚至半天内收到商品,7%的消费者要求两小时内送达。京东、淘宝、美团都拥有超百万的活跃骑手,让它们在这场闪购大战中率先拿到“入场券”。
当然,这场闪购大战考验的不止是各大电商平台的配送能力,还有稳定供给等能力。在供给方面,各大平台有不同的打法,美团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前置仓贡献,而淘宝则优先依托于成熟的品牌商家线下门店完成。
比如,绫致集团旗下的JACK & JONES、VERO MODA、ONLY三个知名服饰品牌,目前均已入住淘宝闪购和京东秒送。JACK & JONES 的客服告诉《最话》,虽然目前还有部分门店没有接入闪购(秒送)业务,但是送货时间基本都是在一个小时内,目前不支持换货,但消费者试穿如果觉得不合适,可以退货后再重新下单,非质量问题产生的退货运费需要消费者自己承担。
这样一来,原本可能需要一周左右才能完成的“下单-配送-退换货”流程,现在一天甚至几个小时内就能完成,大大降低消费者的决策成本,为KA客户提供新的生意增量。
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,小红书注定没有优势,甚至连“入场券”都拿不到。而对于小红书来说,更现实的问题是,闪购大战之后,更没有机会将电商业务扩展到KA客户领域。
闪购最先覆盖的便是KA客户,即时零售能为KA商家带来新的增量,这让闪购业务对KA客户充满独特的吸引力,而阿里和京东会靠着近场优势,会进一步分割KA客户的份额,这让小红书更加难以突破电商业务困于新品牌和小众商品的瓶颈。
对于当下的小红书来说,拿出部分商业化的流量,通过导流天猫京东平台,间接与KA客户进行合作,其实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。但这并非是束手就擒,导流多少可以释放小红书流量的价值,提高些营收,更重要的是,当电商之战打到闪购后,小红书通过这种方式能保证自己仍在牌桌上。
03
回头来看,蘑菇街从辉煌走到暗淡,其实走错关键的两步,一是把宝都押在淘宝上,其主要的营收都来源于淘宝;二是作为内容导购平台,过度追求商业化,最终直接影响用户生命周期,变成没有价值的“工具人”。
有蘑菇街的前车之鉴在先,小红书在走上“内容导购”这条道路时,就变现得非常克制,也更有策略。
一方面,小红书不单与天猫一家平台合作,还与京东等平台同时展开合作。这样一来,不仅减少了与单一平台合作风险过于集中的问题,而且合作的多家电商平台之间也会形成无形的牵制,出于博弈,谁也不会贸然断链中止合作。
而且在合作过程中,小红书也仅选择大快消、运动户外、大健康三个KA客户比较集中且是电商业务短板的三个类目进行试点,对于在电商业务上已经建立一定优势且有着较强增长势头的服饰、家居、母婴等类目,小红书则保持着谨慎克制的态度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合作时,小红书也更倾向采用商家直投模式(CID),这种模式不通过阿里妈妈Uni Desk平台,而是商家预算直接与小红书进行合作。目前天猫京东这两大电商平台几乎覆盖所有的KA客户,这也让小红书获得了更多与KA客户直接沟通的机会。
另一方面,在流量分配方面,“种草直达”的业务都是在原本的商业化流量池内进行分配,并没有增加或者扩大流量分配的范围,商业化流量目前是控制在15%以内,而且“种草直达”的内容也会增加“广告”标识,与社区内容进行区分。小红书力求在不影响社区内容流量,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,做到商业化流量的价值最大化。
而且对于一直坚持的内循环电商业务,小红书也从未有放弃的想法。虽然打通外链进一步降低了KA客户在小红书开店的必要性,毕竟靠外链就能实现的交易,就没必要增设一个新的店铺,还要额外付出客服等成本。但是小红书相关人士表示,在理想的状态下,“种草直达”是KA客户了解小红书的一个入口,反而会增加在小红书开店的可能性,“KA客户可以直接看到种草后的交易数据,进而看到小红书用户的购买力,如果带货能力或效果数据好的话,KA客户肯定会考虑在小红书开店,毕竟跳转的动作中间可能也会导致用户的流失。”
对于一些已经在开设店铺的商家,小红书也会制定规则来为自己的电商业务打造护城河。一位在小红书售卖吧唧(徽章)自制机的商家告诉《最话》,即使是在多平台开店,但小红书店铺客服与消费者沟通时,也是不允许涉及其他电商平台店铺或商品的信息。
有蘑菇街在前面趟过路,栽过跟头,哪里是坑,哪里是路,已经绘成了一册现成的路书。拿着路书的小红书,当然不会再重走一遍错路,它会尝试各种可能,亦会更小心翼翼。
但路终归是自己走的,越往后,越没有现成的路标。小红书要做的是尽快寻找自己缺失的拼图,而不是成为别人的某一块拼图。
不然,那就太可惜了。
温馨提示
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,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!如有任何问题,也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。
评论区 (36)
发表评论
宝可梦
2025-05-24 00:39
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,内容详实,观点独到,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。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!
黑色仙火
2025-05-24 00:39
感谢分享,这些信息对我很有帮助。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,关于金价下跌致借贷炒金损失严重的部分,能否再详细解释一下?
接卡口 作者
2025-05-24 00:39
您好,感谢您的提问!关于携程送你去看群星盛典的部分,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做更详细的解释,也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