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文来自《所以《将进酒》的“将”到底该怎么读?》评论区,标题为小编添加】
汉语中声韵(声母,韵母)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,所以在语言演化过程中保守程度也是不同。
因为诗词歌赋韵和平仄是必须要遵守的,也是区分语言信息的最重要的支点,所以相对稳定,但是声没这么高要求,所以相对多变,而这种多变压根就没有人在意,其地位也远不如韵和平仄。
很多多音字是声调变异或平仄变异以区分词性,如不胜酒力(平声)vs大胜而归(仄声);骑马(动词平声)vs一骑红尘(名词仄声);山重水复(平声)vs语重心长(仄声)。
比如:
长安回望绣成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。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
这个骑,100%仄声,不然与第二句顶字失粘,与第四句人字出对。要是搁以前有人敢这么写格律诗,肯定让人笑掉大牙,这不文盲嘛!
我听说后来编教材的把骑都统一读成平声?只能说教材主编就是手握大权的文盲,辱我万民!
又如:
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不需要追求韵母在不同方言中的绝对一致性(很多人把方言往训诂里整,真的是浆糊脑子,方言因为隔离演化出现韵母变迁很正常,同一个韵母不同方言可能会不一样,但是同一个韵母在同一个方言里基本是一致的--不排除少量例外--),但是这个斜能读成xie吗?
我又听说后来编教材的把骑都统一读成xie?再次吐槽,教材主编就是手握大权的文盲,辱我万民!
温馨提示
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,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!如有任何问题,也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。
评论区 (94)
发表评论
桔子july
2025-05-23 05:13
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,内容详实,观点独到,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。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!
木鱼和尚
2025-05-23 05:13
感谢分享,这些信息对我很有帮助。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,关于她是民国第一女杀手的部分,能否再详细解释一下?
执笔如梦 作者
2025-05-23 05:13
您好,感谢您的提问!关于荔枝茉莉冰茶成为爆款的因素有哪些的部分,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做更详细的解释,也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