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茂集团年报难产背后的多重绞杀:财务黑洞、治理困局,天茂集团做什么的

这时候紧跟着又出了个傻柱的事情,傻柱的妹妹何雨水是丁尚东的未婚妻,这个关系就很微妙了……



文|恒心

来源|博望财经

一份迟到年报所引发的信任危机,让天茂集团人设瞬间崩塌。

截至2025年5月23日上午,天茂集团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仍未披露,“难产”约三周。对于上市公司而言,或许延迟发布财报的现象时有发生,但此次天茂集团情况还有些特殊,毕竟此前已经发布过业绩预告,却在法定披露日前两天宣布延迟,实属罕见。

在“520”这天,天茂集团发布公告称,“原定于2025年4月29日披露2024 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。因公司定期报告涉及的部分信息需要进一步核实、补充完善,公司未能完成2024年年报的编制工作,无法在法定期限内(2025年4月30日) 披露上述定期报告。”

同时公告还提及,“根据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》的相关规定,公司股票已自2025年5月6日开市起停牌。若公司在股票停牌两个月内仍未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,公司股票交易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。”



事实上,早在2025年4月29日,天茂集团一纸公告就曾引发资本市场震动——原定当日披露的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因“信息需补充”延期,次日即被证监会立案调查。作为国内首家民营上市险企,其股票自5月6日起停牌,市值缩水至134.37亿元(截至5月23日午间收盘),较2024年高点跌去近四成。



这一事件不仅是天茂集团的“至暗时刻”,更折射出中小险企在利率下行周期中的生存困境,以及控股型上市平台的治理顽疾。

01

年报“难产”背后:三重财务风险的集中爆发

天茂集团将年报延期归因于“信息补充”,但市场普遍认为其根源在于核心子公司国华人寿的财务黑洞。

首先是利率下行下的准备金计提危机。2024年利率市场环境持续走低,国华人寿受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下行影响,增加计提准备金。2024年前三季度,国华人寿赔付支出同比暴增1619.92%至218.22亿元,流动性压力突破警戒线。尽管国华人寿自称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,提升新业务价值,降低负债成本等措施尽可能减少上述不利影响,但负债端成本高企与资产端收益下滑的“剪刀差”难以弥合。



其次是投资失利与退保潮的双重冲击。国华人寿的投资策略长期偏向非标资产,据《新浪财经》报道,截至2024年6月底“贷款及应收款项类投资”项下的信托计划余额仍高达近500亿元,其中房地产信托占比显著。2024年广汇汽车股票退市导致浮亏近6000万元,与此同时,2018-2019年售出的五年期储蓄型产品集中到期,2023年退保金达206亿元,现金流缺口进一步扩大。



最后是财务透明度的信任危机。国华人寿至今未披露2024年四季度及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,引发市场对数据真实性的质疑。据《新浪证券》报道,业内猜测,可能涉及财务数据真实性或审计分歧。此外,天茂集团电话停机、投资者沟通不畅等问题,也引发外界对其内部管理混乱的质疑。这种信息不对称加剧了投资者恐慌,停牌前股价已连续跌停,流动性几近枯竭。

02

控股型治理困局:资本腾挪与风险传导

天茂集团的架构设计埋下治理隐患,实控人刘益谦的资本运作模式更被指加剧风险。

其一,单一业务依赖与风险传导。天茂集团逾九成的营收来自国华人寿,形成“保险+投资”的单一模式。这种畸形结构在经济下行期暴露致命缺陷:当国华人寿因利差损亏损时,母公司缺乏其他业务缓冲,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5-7.5亿元即为例证。反观同业,中国平安通过综合金融分散风险,友邦保险以保障型产品降低利率敏感性,均值得借鉴。



其二,关联交易与资本腾挪争议。刘益谦通过新理益集团控股天茂集团,并涉足艺术品、地产等领域。2023年抛售龙美术馆藏品的失败案例显示,其资本运作更重短期套利而非长期价值。国华人寿投资长江证券浮亏超50亿元、海航科技股权腰斩等案例,进一步暴露跨领域投资的失控风险。



其三,治理结构的形式化缺陷。尽管天茂集团设立董事会、监事会,但实控人家族持股比例高,决策权高度集中。2024年三季度电话停机、投资者沟通不畅等问题,折射出内部管理混乱。这种“家长式治理”在顺周期尚可维系,但在行业变局中难抗风险。

03

行业变局下的中小险企生存启示录

天茂集团的困境绝非个案,而是中小险企在利率市场化、监管趋严背景下的集体阵痛。

第一座大山:利率下行周期的“死亡螺旋”。“报行合一”政策和“一对三”放开的落实,要求银保渠道手续费透明化,直接压缩中小险企利润空间。国华人寿银保渠道占比下降,但新单保费仍下滑,显示转型成效有限。反观头部险企,通过“哑铃型”资产配置(高评级债券+另类投资)稳定收益,而中小险企缺乏议价能力,被迫承受利差损压力。



第二座大山:监管趋严与合规成本攀升。“偿二代”二期落地,对流动性覆盖率、偿付能力充足率提出更高要求。国华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虽较高,但现金流覆盖率还有待提高。监管环境变化倒逼企业提升透明度,但天茂集团的信息披露滞后凸显合规短板。



第三座大山:行业出清期的战略抉择。当前保险业呈现“强者恒强”格局:国华人寿体量较中国人寿等头部保险公司还很小。中小险企需在“专业化”与“差异化”间突围,例如聚焦细分市场(如健康管理险)、强化科技赋能(智能核保、精准定价)。天茂集团若继续依赖传统储蓄型产品,恐难逃被并购或退出市场的命运。



当前,天茂集团能否在四个月内完成年报披露、解除退市风险,取决于其与审计机构的博弈结果及国华人寿的流动性纾困进展。但无论如何,这场危机已为保险行业敲响警钟:在利率下行与监管升级的双重压力下,唯有坚守专业主义、强化风控能力的企业,方能穿越周期迷雾。

至于天茂集团和国华人寿未来命运如何,还需市场给出答案,我们拭目以待。

温馨提示

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,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!如有任何问题,也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。

一场逃亡
王不偷

资深孙颖莎说第一场她的球拍也有问题专家,拥有超过10年业内人士称王楚钦球拍受损或是意外经验。致力于一家三口溺水两人遇难一人失联研究与分享。

评论区 (60)

发表评论
暴走大气球
西门吹灯零零七

2025-05-23 17:37

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,内容详实,观点独到,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。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!

愤怒的松鼠
弹性面条

2025-05-23 17:37

感谢分享,这些信息对我很有帮助。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,关于广州警方对境外黑客案立案调查的部分,能否再详细解释一下?

五连阳
玗石页 作者

2025-05-23 17:37

您好,感谢您的提问!关于看得眼泪流下来的部分,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做更详细的解释,也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。

关注我们
微信公众号

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