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,着力稳就业、稳企业、稳市场、稳预期,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。四个“稳”字既直面外部环境“倒春寒”的现实挑战,也亮出了“以我为主”的战略定力。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,这份部署就像为经济大船校准航向的指南针,让人看到劈波斩浪的底气。
“稳”从来不是躺平,而是站稳脚跟再发力。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脚步深浅不一,产业链波动时冷时热,这个时候强调“稳”,恰似给行进自行车把住龙头——既要保持前进的惯性,又要随时调整重心。稳就业连着千家万户的饭碗,是民生保障的“压舱石”;稳企业保住市场经济的活性,让千千万万市场主体能喘口气、续上力;稳市场守住经济运行的“水位”,防止大起大落伤元气;稳预期点燃发展信心的“长明灯”,给投资者、消费者吃下“定心丸”。这四个维度环环相扣,构成了对冲风险的立体防线。
高质量发展这把“金钥匙”,正在打开破局的新空间。从沿海工厂的智能生产线到中西部县城的直播基地,从“放管服”改革持续深化到新质生产力破土成长,中国经济正在把外部压力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动力。常言道“地不欺人”,只要我们踏踏实实练好内功,把创新驱动做实,把民生保障做细,把市场环境做优,再大的风浪也掀不翻底盘扎实的航船。现在各地涌现的“新三样”出海、县域经济突围、银发经济破冰,都是“水到渠成”的生动注脚,说明转型期的阵痛正在催生更强韧的筋骨。
政策的“工具箱”要使得精准。中央的部署既有宏观层面的定调,也有微观落地的路径。减税降费的红利落到企业账上,是真金白银的“雪中送炭”;“店小二”式服务成为政务标配,是营商环境优化的实招;老百姓敢消费、愿投资,是经济循环畅通的晴雨表。这些政策不是单打独斗的“花架子”,而是相辅相成的“组合拳”。特别是针对中小微企业的“及时雨”,针对重点关注对象的“托底网”,都在为经济肌体疏通毛细血管。
眼下外部条件就像“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”,但中国经济早已不是“绿肥红瘦”的花朵。从改革开放闯关夺隘,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化危为机,我们积累了“在风浪里游泳”的丰富经验。这次会议强调的“四稳”,说到底就是既要保持清醒头脑,不被乱云飞渡迷了眼;又要保持进取姿态,不被暂时困难绊住脚。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,当无数企业咬牙转型、地方政府创新作为、普通劳动者踏实奋斗的涓滴努力汇聚成河,这些实实在在的“确定性”终将顶住压力、闯过关口,实现真正的“柳暗花明”。
来源:新湘潭
编辑:吴虹莉
温馨提示
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,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!如有任何问题,也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。
评论区 (66)
发表评论
指云笑天道1
2025-05-23 18:38
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,内容详实,观点独到,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。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!
绝世仙帝
2025-05-23 18:38
感谢分享,这些信息对我很有帮助。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,关于如果动植物会说话的部分,能否再详细解释一下?
疯三拾 作者
2025-05-23 18:38
您好,感谢您的提问!关于张震岳情歌里男孩始终没追到女孩的部分,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做更详细的解释,也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。